

引子:《邵阳市教育局官网》于2020年4月6日刊发隆回县某九年义务制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一文,而且放在版中首要位置,文章标题:《隆回县**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笔者不禁要问:
1:这个官网的编辑是不是在宣传引导教师不务正业?
2:我们的基层包括教师是否对中央扶贫精神的理解?
3:让教师离开讲台,直接参加扶贫的活动,是不是背离了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
4:教师离开讲台积极参与扶贫是不是工作上的形式主义,是否有违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目前教师承担了大量的非教学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农村教师承担扶贫任务,
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全民的责任,但是不同的行业扶贫的作用并不一样。但是有一些地方,责任错位,让教师离开本职工作岗位,到村子里包农户、搞家访,填表格、拍照片。这样的做法完全是让教师不务正业,引起了教师极大的反感。
针对这种情况,《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评论强拉农村教师扶贫”:扶贫要出实招,不能搞大水漫灌。文中明确提出:"教师扶贫的主战场是三尺讲台,擅长的是扶志治愚。在贫困地区,老师尽职尽责讲好每一课,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让农家子弟顺利地升学、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开辟增收门路,有助于全家脱贫。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是教师对脱贫最大的贡献"。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教师在这场扶贫战役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和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从教育孩子入手,把孩子教育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所以说教师扶贫的主战场是三尺讲台。认真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掌握升学、就业和专门技术的知识和本领,能用这此知识和本领开辟增收的门路,改变这些孩子的人生,避免他们像父辈一样,因为缺乏知识、意识僵化,而不能与贫困进行有效的抗争的局面,这才是教育扶贫的根本意义所在,而且也是扶贫的根本之道。
教育的欠发达是贫困的根本原因,要想彻底脱贫,必须强化贫困地区的教育,开发民智,避免农村的下一代在“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贫困中循环。这应该成为我们基层对扶贫的一个基本认识,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就脱贫而脱贫,只顾当前利益,看似一时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但是贫穷的根子并没有拔掉。脱贫后相关的扶持措施没有了,也难免再一次陷入贫困。让教师离开讲台,直接参加扶贫的活动,实际上是背离了中央“精准扶贫”的要求的,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目光短浅,工作上的形式主义。
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和应付所谓的检查,靠表格、拍照等形式主义上的东西来扶贫,这也是有违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我们的基层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中央精神的理解,采取更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支持,特别是贫困家庭孩子的扶持,让农村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让这些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使他们具有与贫困抗争的能力和本领,这才是教育扶贫的应有之意义。
继续关注以下内容
精彩选篇:
1:邵阳市教育局2020年度春季教学课时;和中考安排的通知。
2:听唱隆回最美歌:《大东山》歌。朝东山禅院,保四季平安,纳天下财富。
5:天下最美“扁担妈妈”:资助80多名大学生,20人考上清华、北大。
6:天下第一懒人,最后把自己给懒死了,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7:乡村女教师发批评文:《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有人却为难她?
8:重磅!;何时开学?;周末和暑假是否补课?;中高考是否延期?最新回应来了!
9:雷锋精神永放光芒——隆回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3.5”活动纪实。
10:为了贫困儿童的就学,我们在行动。